你我的宅心
細個果時,電腦點用都未知.
果時得電視睇,夠鍾就坐定,直至有段次有人送本漫畫到我手中
先發覺電視的翻譯同電視方面既分別之鴻溝!
之後又遇上一個朋友,只要入到佢房,我都會睇佢一本二本的漫畫.
E+我對漫畫既看法只有一個:回味無窮!
印刷業係咪真係會興盛?就要睇時代了,
到E+都有人買漫畫,亦有多間印刷商商推出不同大小的修定本,
係宅宅發燒友中,任何時侯漫畫係永遠長存
時代的改變,漫畫既改良產品,手辦,角色CD,poster都街知巷問!
二次元既世界就係咁,大眾口味都變,你都要跟住佢地
大眾唔會曬時間放太多心機欣賞一至兩部作品,只係當係新作家的誕生,
有D人仲因為時代的改變面出現更多的作家出現,
更甚是有部份還要成為動漫.
劇情同大多的作品一樣,淨係寫只係死路一條
原因各人的口味都不同,就係因為大眾唔係好同一樣野
大眾睇不同作品既態度根本係抄
再做咩都係冇用,與其不如出現更多的類別
就係咁樣係1980年出現第一個電腦化的成人遊戲!
電腦化的普及,就如內容的變遷一樣,
發達是一日千里,
就如1997年出現的Toheart,生成第一個貓耳娘,
令人有一個觸電的感覺,
就從這出發,產生"萌"的出現.
自2003的開始,
秋葉原的出現,由少數的二次元生意
後來變得更大,
後其還要變成宅宅的天堂,
一個自小被感化的"小朋友",
現在還成為"某方面"的獵人,
在"狩獵場"發表自己的"獵物",
這個就是自小變成"獵人"的經過.
篇野好似從某地方改過咁呢?
4 則留言:
對於我來講,
漫畫之神此終是"手塚治虫"!
我都睇過,
不過,差左少少,
少左一種味道,唔識講.
你都覺呢!
邊到拎返黎改既呢?
靚仔?應該係!
E+動漫好少可以涉足到藝術既層面
如你所言,生意發大左
被商業同化左,自然就係咁
可以見到商人攪盡腦汁為博宅既垂青
但就係故事到加鹽加醋
明明好純正都要作D萌要素
可以話扭曲,亦可以話係落味精
我同你意見相反,
手塚治虫嘅漫畫含意極深,
而且不少帶有哲學思想味道,
這些都不是今天的可以相比!
發佈留言